[摘要]:本文所有内容由专业作者“李岩”负责编辑,主要解读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民族的服饰,每一个民族的服饰大都不会相同,而对于哈萨克族来说,你了解他们的服饰文化与特点吗?如果你也想了解的话那就赶紧来下面看看吧! 哈萨克族的服饰文化......本文有1848个文字,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。
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民族的服饰,每一个民族的服饰大都不会相同,而对于哈萨克族来说,你了解他们的服饰文化与特点吗?如果你也想了解的话那就赶紧来下面看看吧!
哈萨克族的服饰文化
哈萨克族服饰文化特色
哈萨克族男子的服饰大都宽大而结实,主要用牲畜的皮毛做衣料,便于骑马和放牧。在冬季穿的有一种皮大衣叫“托恩”,不带布面,白板朝外,毛朝里,多为牧民所用,有皮领,腰系宽皮带,冬季放牧时,再戴上“吐马克”(皮帽),以防御严寒和风雪。牧民们若外出办事或走亲访友,则穿带布面或条绒面的大衣,颜色一般较深,其中以黑色居多,里面挂一岁的黑羊长毛皮,这种大衣既轻巧,又暖和,而且衣长、袖子长,无论骑马或坐车都不会受冻。穿这种皮大衣时,腰问系一条镶着银饰的宽牛皮带,上挂一把精美的小刀,显得剽悍而威武。哈萨克族牧民除了用畜皮做衣裤外,还用驼绒絮里做长短大衣,这种大衣叫“库普”,衣面多用黑色条绒,衣袖较长,多在家庭或到附近走动时穿用。
哈萨克族的头饰也很丰富,男子的帽子品种和式样比较多,但由于地区和部落的不同而有差异。伊犁地区喀扎依部落的哈萨克族,在夏季喜欢戴一种圆形白色的毡帽,帽沿上卷,并有黑边,帽顶呈方形。在翠绿的草原上,这种雪白色的细毡帽显得格外耀眼,给人一种浪漫而潇洒的感觉。阿勒泰的哈萨克族却不戴这种帽子,夏季他们头上系一块白毛巾或三角自布,类似山西农民头上扎条白毛巾,但扎法不同。哈萨克族牧民把白布或毛巾的结扣扎在前额,头顶露在外面,显得别致。冬季,他们则戴一种左、右、后三面下垂的“三叶”狐狸皮帽,帽顶略尖,并有四楞,帽里为狐狸皮,帽外用红、绿、紫、黄色的绸缎做面。戴上这种皮帽可以把脖子严严实实地围住,相当暖和。阿勒泰地区冬季时间长达半年之久,为我国高寒地区,所以这种帽子对阿勒泰地区的牧民来说非常适用。
哈萨克族妇女的装饰也是绚丽多彩,一般喜欢穿花色连衣裙和坎肩。妇女们的服饰在年龄和婚前婚后都有明显的区别,姑娘婚前打扮得比较艳丽,喜穿紫红色连衣裙,西服上身,黑色和紫红色的坎肩,坎肩胸前还缀满了彩色的扣子、银饰、银元等装饰品。走起路来铿锵作响,饶有风趣。年轻的姑娘还戴一种圆形花帽,帽上缀满了珠子和金银片,帽顶插一撮猫头鹰羽毛,作为吉祥的标志,十分美丽。婚后妇女的装饰就比姑娘朴素一些,但仍穿花色连衣裙和坎肩,不过胸前不戴任何装饰品,到了中年以后,头上要戴头巾,哈萨克语称“开米赛克”。头巾多用白布做成,除了脸露在外面以外,脖颈、前胸和后背都被遮得严严的,年纪稍轻的妇女所戴的头巾上还有花纹和图案,年纪大的则不绣花纹。所以,从哈萨克族的妇女装束上也可以分辨出婚否和年龄。
哈萨克族服饰介绍
在历史上,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,因而其服饰带有浓郁的草原畜牧生活的特征。牧民主要用牲畜的皮毛作衣服的原料。哈萨克族男子喜欢穿棉毛衣裤,喜欢以条绒、华达呢等作衣料。颜色上多选用黑色、咖啡色等深色。冬季主要穿皮大衣、皮裤。选材以羊皮为主,也用狼皮、狐狸皮或其他珍贵兽皮。为了便于上、下马,裤子用羊皮缝制成大裆裤,因此宽大结实,经久耐磨。衬衣多为高领,上绣花边。衬衣外套坎肩,坎肩上穿短衣,有时还再套“袷袢”。
哈萨克族男子喜欢扎一条牛皮制成的腰带,腰带上镶嵌有金、银、宝石等各种装饰品,腰带右侧佩有精美的刀鞘,内插腰刀,以备随时使用。在夏季,哈萨克族男子一般戴一种用薄白毡制作的翻边帽,分为两瓣,很有特色。而在冬季,则要戴“吐马克”或“库拉帕热”两种不同的帽子。“吐马克”有两个耳扇,一个尾扇,呈四棱尖顶状,顶上还饰有猫头鹰毛。“库拉帕热”则形似圆锥体,内缝狐皮或黑羊羔皮,外面饰以色彩艳丽的绸缎,美观实用。哈萨克族男子的鞋、靴比较讲究,根据游牧中不同的需要制成不同的种类,夏季的靴子底子较薄,打猎时的靴子后跟很低,轻便柔软、易行,却不易为猎物察觉。长筒靴子有高跟,长及膝盖,全牛皮制成,在靴底上钉上铁掌,结实耐用。穿此靴时常穿毡袜,袜口用绒布镶边,十分美观。软鞋子顾名思义为软皮制作,没有高后跟,往往和套鞋一起使用。在牧区,套鞋使用比较广泛,套鞋既能保护软鞋不受雨雪侵蚀,同时进帐篷时只脱去套鞋就可,因而十分方便,很受人们喜爱。
哈萨克族妇女的服饰较男子来说更加丰富多彩。她们根据年龄选择不同的样式。年轻的姑娘喜欢穿连衣裙,裙袖有美丽的绣花,裙摆阔大自然成褶。上身外套紧身坎肩,坎肩上绣有美丽的图案并缀有五颜六色的饰品,未出嫁的姑娘头上戴的是“塔克亚”、“别尔克”或“特特尔”。“塔克亚”是一种斗形帽。下沿略大,彩缎作面,帽壁有绣花,帽上缀珠,顶上插猫头鹰毛;“别尔克”是用水獭皮做的圆帽,与“塔克亚”类似,只是夏季扎各种颜色的三角和正方形头巾;“特特尔”是一种四方的头饰,上绣各种花纹图案,折起多褶,扎在头上。另外,未婚少女喜爱在发辫上别上发带。若是成婚新娘则从结婚那天起要穿一年的“结列克”。“结列克”为红绸制作,帽子和衣服连在一起,很容易让人识别出来。一年后,可以换上套头的盖巾。中年妇女夏季喜欢穿半袖长襟袷袢和坎肩,多在胸前下摆用彩绒绣边,两边有口袋;冬季喜穿用羊羔皮裁制的、带布面的“衣什克”,或穿绣有图案、罩以绸缎面的“库鲁”(皮大衣)等。已婚的妇女一般要戴“沙吾克烈”,即一种外用布、绒或绸作面,用毡作里的帽子。这种帽子绣满了花卉,并嵌有珠宝金银,有一串串珠子垂于脸前。若生了孩子后,就要戴上套头和盖巾。盖巾用白布制作,上有图案,很宽大,盖上后可遮住全身,只露出脸颊。盖巾上有金银别针,在各种颜色绣制的图案中有“颊克”花纹。如果要是盖巾上没有绣“颊克”花纹的话,说明这个妇女已成寡妇。因而,从哈萨克族妇女的服饰上就能判断她们的婚否、育否。哈萨克族妇女的鞋、靴也有多种式样,通常穿的还是皮靴加套靴,较为讲究的还要在袜子上绣花,在套鞋上进行一番装饰。
推荐阅读:傣族的风俗习惯
哈萨克族服饰的名称特色
哈萨克族的民族服装多用羊皮、狐狸皮、鹿皮、狼皮等制作。男人戴的帽子分冬春、夏秋季两种。冬春季的帽子是用狐狸皮或羊羔皮做的尖顶四棱的“吐马克”,左右有两个耳扇,后面有一个长尾扇,帽顶有四个棱,这种帽可遮风雪、避寒气;夏秋季的帽子是用羊羔毛制作的白毡帽,帽的翻边用黑平绒制作,这种帽既防雨又防暑。冬季,哈萨克族男于的外衣多为羊皮大氅,下穿便于骑马的大裆皮裤;夏季喜穿一种皮面布里、内夹驼毛的大衣(还可兼做雨衣)“库普”。男子穿的鞋、靴也多用皮革制成。哈萨克族妇女的服饰,多姿多彩。哈萨克族妇女爱穿连衣裙,但最讲究的是头饰。未出嫁的姑娘戴“塔合亚”、“标尔克”等类型的帽子和“包巾”。“塔合亚”是下沿大、上沿小,呈圆斗型的帽子,一般用红色和绿色的绒布制作,用金丝绒线绣花,并用珠子镶成各种美丽的图案,帽顶上插一撮猫头鹰的羽毛,象征勇敢、坚定。当新娘时,戴一种高顶的“沙吾克烈”帽,一年后换戴花头巾,有孩子后戴绣有“颊克”花纹的“克衣米谢克”套头巾,老年妇女戴白色披巾。